别忘了暴雨中的乡村!
新京报 2021-07-23 凌淼

郑州巩义一村塌方泥土埋过膝盖 救援队员艰难将90岁老人背出。

河南暴雨近日引发全国关注。人们为郑州救灾揪心的同时,也不约而同注意到了农村汛情。最近几天,河南新乡持续遭遇强降雨,小时雨强和累计降雨量均超过历史极值,受灾人口高达47万余人,农作物受灾面积5.5万余公顷。此外,北方不少农村也迎来暴雨,一些地区的降雨量甚至超过了郑州,很多网友们都在问,广大农村地区汛情如何?我们的父老乡亲现在安全吗?

农村是防汛体系的最末梢,也是薄弱环节和重点区域。从过去几年的经验看,一些城市防汛之余尚有从容和调侃,但农村常常陷入“一受灾就很严重”的局面。

比如去年,我国遭遇严峻汛情,受灾人次上升、直接经济损失上升和转移群众数量上升,其中农村的波及面最大,农田、养殖、基础设施等受损较为严重。眼下全国多地已进入主汛期,我们不仅要重视城市防涝,也要多关注农村防洪,不能让农村成为防汛救灾的盲区。

IMG_256

7月21日凌晨,武警第一机动总队某支队官兵在河南巩义米河镇转移受困群众。

一些农村地区成为汛情重灾区,跟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薄弱不无关系。数据显示,我国大城市现行的防洪标准大多为100—200年一遇。但以农业为主的易涝区治涝标准总体不高,除部分地区的高标准农田可以达到10年一遇外,大部分农田为3—5年一遇。

这也跟人们的印象相吻合。一些村干部和农民平时注重埋头生产致富,对防汛防涝不太重视,许多中小河流、中小水库常年疏于维护,成了汛期头顶的“一盘水”。

另外,不能忽视的是,一些农村地区的自然排水系统也遭到了破坏。不可否认,相比城市而言,农村有着天然的防汛优势,广大的湖泊区域是天然的洪水承载地,农村的每一片土地都具有着极强的吸水能力。

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湖泊数量锐减,过去村内、道旁自然形成的蓄水大坑变成农田,可以直通河流的排水渠、泄洪沟等大都被建筑废墟填平或堵塞,这使得农村的防汛优势逐渐被蚕食。面对汇聚快、来势猛的汛情,不少农村已然失去了第一道屏障。

7月20日,河南新乡辉县市南寨镇北岸泉村道路因被洪水冲断,山上村民已无生活物资。辉县市消防救援大队南寨镇前置备勤点接到命令后,火速前往北岸泉村,为河对岸村民运送补给物资。

加之,乡村点多面广,灾前预警十分羸弱。农村大都沿河而建,村庄数量多,人口密度小,需要人力不断巡检及时发现汛情,耗时耗力。而对山区的农村而言,还要注意防范泥石流、塌方等自然地质灾害,可见预警信息尤为重要。

汛期的关键时刻,精准的预报预警就是耳目尖兵,能为跑赢洪水争取时间。但在农村有些地方,遇到突发汛情,依然靠人力敲锣打鼓奔走相告的方式,信息传递缺乏及时性,极端情况下有可能失去最佳撤离时间,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在社交媒体上发声的农村人群较少,导致农村灾情极易被忽视。

面对洪涝灾害,我们要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关注和救援,关键时刻要以充分人力帮助老弱病幼避灾,给他们应有的人文关怀,同时也要更加客观地审视农村防汛抗灾的短板和补足,精准把脉,辨证施治。

按照水利部2019年发布的《关于做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水利工作的指导意见》,2024年就要全面完成现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解决好农村防汛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问题。对照这个进度表,一些农村的水利工作进展到哪了?

此外还要提个醒。防汛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坚持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才是关注农村汛情的正确姿势。

编辑: 凌晨
审核: 凌淼
评论
请先 登录 后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人民三农网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