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实现“吃瓜自由”得感谢这位奶奶
吴明珠院士扎根边疆,用半个多世纪构建起我国领先的西甜瓜育种技术平台
吴明珠(右二)在瓜地里。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供图
“中国人能自由吃瓜离不开这位奶奶”。
前段时间,这一热搜话题引起广泛共鸣。在感念“奶奶”吴明珠为国家西甜瓜育种科技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人们也为她自强不息、忘我奉献的精神深深感动。
20世纪50年代主动请缨、远赴新疆,直至80岁高龄依然坚守在科研一线,吴明珠用了半个多世纪,穷尽一生心血选育瓜种,构建起我国领先的西甜瓜育种技术平台,使优质的西甜瓜“家族”不断扩大,并在全国“开枝散叶”,实现国人“吃瓜自由”。
今年,中国西甜瓜育种事业开创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明珠91岁了。2010年,因患阿尔茨海默病,吴明珠离开耕耘一生的育瓜事业,从此淡出公众视野。
“从梳着两条辫子的大姑娘开始,我在新疆的戈壁滩上培育西瓜和哈密瓜……直到今天已是年近古稀的老太太。一年四季瓜棚就是我的家。如今,丈夫病逝,儿女远离,我一个人依然留在新疆,继续摆弄瓜。人们说,我心里只有瓜,瓜是我的孩子……是啊,瓜是我的生命,我的人生就是想结几个瓜,把瓜的甘甜献给人民。”1999年,吴明珠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同年,她作为“全国十大杰出技术人才”之一,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作了感人肺腑的发言。
到艰苦的地方去
1930年,吴明珠出生于湖北武汉一个教育世家。抗日战争时期,她随家人迁居重庆,读完小学、中学。1953年,她从西南农学院园艺系果蔬专业毕业,与“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同级校友。
大学受到的教育,为青年时期的吴明珠指明了人生方向。
此前从没和土地打过交道的她,“学一行爱一行”。从没摸过锄头的吴明珠第一堂实习课就是装锄头把子和挖地,凭着要强劲头,硬是在一块长20米、宽1.5米的地里深挖出一条沟。
第二堂实习课上,老师要求每人做一个小温床,填马粪发热。挑大粪、播番茄种,做好田间管理……繁重的农活,吴明珠踏踏实实自己干。
在校期间,学校组织学生到农村参加社会实践。老干部们经常给学生讲打仗的故事和英雄人物事迹。他们说,先烈为建立新中国,流血牺牲,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你们的任务就是要学好自己的专业,建设新中国,为人民服务。这些话,吴明珠牢记在心。
21岁生日那天,她在日记里写下这样的话:“人生最美好的事情就是你创造出来的一切都能为人民服务。”
大学最后一学期,同学们收到在新疆工作的园艺系学哥学姐来信,他们表示新疆很缺乏园艺人才,希望大家踊跃到新疆工作。“瓜果之乡”新疆在吴明珠心里生了根。
毕业后,先是服从分配到西南农林局,之后作为培养对象,被选送到当时的中央农村工作部,工作地点从武汉换到北京,平台越来越高,但吴明珠想的还是到边疆去,到广阔基层去。
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吴明珠认准时机,提出希望到新疆工作的申请,得到组织批准。当年冬天,吴明珠坐着大卡车,走了半个月,终于抵达乌鲁木齐。
但是,乌鲁木齐没有想象中无边无际的瓜田。吴明珠多方考察,认定吐哈盆地是培育瓜种的好地方。1956年8月,她又向组织打报告,申请调到距乌鲁木齐近300公里的鄯善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从此,她迈开了培育瓜种的第一步,并在这条路上一走就是50多年。
心血凝成果实
新疆的西瓜、甜瓜香甜可口,名不虚传。但吴明珠却发现,当地主要依靠传统种植技术,产量、品质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火焰山下,夏日高温难熬,土地滚烫得能烤熟鸡蛋,当地人戏称毛驴都不愿出门。
为了搜集种质资源,吴明珠和同事花了3年时间,走遍当地300多个生产队,一块瓜地一块瓜地调查,最后收集了100多份资料,整理成44个品种,成为后来育种的基本材料。
白天下瓜地,晚上要点灯研读资料。但高温天气让蜡烛直不起腰,吴明珠用脸盆从坎儿井打来水,先将蜡烛底部粘在瓷碗碗底上,再把碗扣在盆里,让清凉的水淹没半截蜡烛,起到降温效果,蜡烛就站起来了。
吴明珠的育种事业赢得当地乡亲支持。她和瓜农同吃同住同劳动,学会了割麦子、锄棉花、赶毛驴车。“无论我要在哪块地上搞实验,乡亲们都支持我。当时哪有什么科研经费,用的是老乡的地、老乡的种子、老乡的肥料,全靠老乡支持!”吴明珠说。
渐渐地,老乡们发现,跟着吴明珠种瓜,瓜又大又甜又脆,产量越来越高。
通过采用多亲复合杂交、回交及辐射育种等技术,吴明珠创造了一批新的种质资源,比如“皇后”甜瓜、“火州一号”西瓜等,这些新品种的抗病性、适应性、果实品质、耐运性等比原品种有了大幅提高,带动了瓜农增收。
业内专家说,要培育一个优良品种,可能需要8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有的育种专家一生可能只育成一个,能育成两个已经很了不起。
吴明珠在育种领域取得的成就成了“特例”。据统计,由吴明珠主持选育并经过省级审定的有29个品种,其中,西瓜早、中、晚熟配套品种10个,甜瓜品种19个。
可以说,吴明珠让全国百姓吃到新鲜、优质的西甜瓜成为现实。她选育的“早佳8428”西瓜,质地细、松、脆,口感极佳,深受消费者喜爱,自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已从我国华东地区推广到全国各地,创造了西甜瓜优质品种长盛不衰30多年的“瓜界传奇”。
同时,借助吴明珠建立的脆肉型甜瓜无土栽培技术体系,原本适合新疆种植的哈密瓜,也走出家乡,走向全国。“黄皮9818”哈密瓜还实现在美国商业化生产,成为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国外种植成功的哈密瓜品种。
甘做基石
“吴明珠、杨其祐是一代建设新疆的知识分子代表,是我们共和国的基石。他们是那样坚硬,那样朴实,不图名,不图利,踏踏实实地把自己压在最底层。”这是《科技日报》记者郭梅尼,1998年7月在关于吴明珠的新闻报道《基石》中写下的一段话。
杨其祐是吴明珠的大学同学,同年级不同专业。吴明珠毕业时,杨其祐考上原北京农业大学(现为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攻读作物遗传学。但爱情的力量,将两人紧紧联系在一起。
“这是一个物种宝库,一定可以选育出优良新种。”坚信自己在天山脚下广袤瓜田里找到了人生方向的吴明珠,把自己的想法写信告诉远在北京的杨其祐。为支持她的事业,1957年9月,研究生毕业的杨其祐主动申请来到新疆。第二年,两人结婚,从此相伴近30年。
因为经常下乡,长期守在瓜田里,吴明珠常常无法顾及家人。儿子杨夏和女儿杨准从小由吴明珠父母帮忙带大。
好在杨其祐一直都在身边支持她的育种事业。“他看到学术刊物上有关的资料就给我抄录下来,翻译出来。他帮我出点子,买有关的书。有时,我因为一些事分不开身,就让他帮我去授粉、做杂交,有时要跑七八十里,他也二话不说。”多年后,吴明珠在回忆文章中写道。
但是,这样宝贵的精神支柱却坍塌了。1986年,57岁的杨其祐因病去世,吴明珠伤心地写道:“生活上、物质上再苦,我也能忍受,让我最伤心的,是我丈夫杨其祐,得癌症病逝了。都怪我老是下乡,没有照顾好他……”
从那以后,吴明珠更加发奋工作,每年搞三季育种,新疆、海南两头跑。“我觉得,我一个人应该做我们两个人的工作,才对得起他,对得起热爱我们的新疆人民。”吴明珠写道。
“我们现在当然能够理解她当时的付出,是为了国家建设的需要。他们那一代很多人都为事业奉献一生,工作、家庭不能兼顾的情况经常会有。”杨夏说,“正是有千千万万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甘于奉献、甘做基石,我们国家才有了今天的发展。”
2010年,因患阿尔茨海默病,80岁的吴明珠离开科研一线,杨夏将她接到重庆家中,自此母子终得团聚。
育桃育李育春风
坐落在乌鲁木齐市区的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由吴明珠一手创办,已从最初寥寥数人壮大到如今20人,是全国最大的哈密瓜作物科研专业机构。
吴明珠的学生、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主任伊鸿平,早在新疆农业大学(原新疆八一农学院)读园艺专业时,就听说过吴明珠的事迹。
“很多学生视吴老师为偶像。”他说,临近毕业时,学校组织他们实习,地点是当时吴明珠所在的吐鲁番实验基地。有机会跟偶像共事,大家很兴奋,但住了第一晚后,很多人就受不了了。
“蚊子太多,咬得人睡不好,基地条件也艰苦,吃住条件都有限。”伊鸿平说,那次实习,看到年过半百的吴老师在瓜地里自己铺地膜,搞田间管理,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毕业后,伊鸿平被分配到新疆农业科学院,成为吴明珠的助手。此后30多年,直到2010年吴明珠因病退出科研一线,伊鸿平一直跟随她进行育种研究。
一次选育需要一个生长季,春种夏收,一年就只有一次选育机会。1973年,吴明珠与队友在海南开辟“南繁北育”基地,春天新疆可以种两代瓜,冬天到海南可以种四代,选育瓜种的机会大大增多。不管在哪里,吴明珠最常待的是瓜地。
吴明珠的学生、已从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退休的科研人员冯炯鑫回忆说,吴老师天天都待在瓜地里,从选种、播种、打埂、铺地膜、授粉,到烤种、鉴定样品、测糖度,每道工序都亲力亲为,而且是绝对的行家里手。
伊鸿平说:“吴老师工作上对我们严格要求,还经常督促我们学习,尤其要我们学好外语,不允许我们打牌、打麻将。有时候,吴老师真像母亲,我们就跟她的孩子一样。”
学生们看到,吴明珠工作之余总在学习。她学了农业院校的新课本,自学无土栽培技术,买来“随身听”学习外语,操作计算机、高端技术先进仪器毫无障碍……
吴明珠曾说:“如果我育瓜只是为了个人的利益,早成富翁了。只为个人而奋斗,不会走得太远。一个人的追求,只有和国家、人民的利益一致时,才会得到大家的支持,也才会有动力。”
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张红曾担任吴明珠秘书。她说,吴老师声音清甜、悦耳,为人乐观,工作热情饱满,80岁时还和年轻人一起坐长途车从海南到广西出差。每到一地,就去瓜地,亲自授粉。年轻人从她那里不仅能获取知识,更能汲取力量。
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90后”科研人员凌悦铭说:“作为我国西甜瓜产业体系第一任首席科学家,吴老师很了不起,在这个科研团队追随吴老师的事业,我感到很荣幸。吴老师是榜样,希望自己在这个领域也能做出成绩。”
近些年来,学生们去看望吴明珠时,很多人她都认不出了,但大家相聚时总是在聊瓜。伊鸿平说,吴老师虽然叫不出他的名字,但见面总会拥抱在一起。前些年每次见到他后,吴老师还会收拾行李,要跟他回乌鲁木齐。
杨夏说,病休后好多年,妈妈还会经常突然说起“要去瓜地”“瓜要授粉了”这样的话。
最近,杨夏代母亲收下了“光荣在党50周年”纪念章。同样让他感到欣慰的是,母亲不忘初心、忠心报国的精神得到传承。“现在我明显感觉到,身边有奉献精神的年轻人很多,爱国、讲奉献、愿意付出的氛围越来越浓。”如今已从西南大学教师岗位上退休的杨夏说。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