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来,一条大河的流水声不时回响在马太生的耳畔。
奔流在马太生心中的“大河”,其实是一条大渠。今年8月初,80岁的马太生又一次来到新疆石河子市北边近百公里的莫索湾总干渠边。30余公里的水流依旧奔腾澎湃,老人心情激越:“这哪是一条水渠,就是一条大河!”
多少次,马太生站在这奔流的大渠畔,遥想当年万人修渠的盛况与艰辛。滔滔水声,流淌着马太生和战友们难忘的青春之歌。
日前,老军垦人马太生回到莫索湾总干渠边。新华社记者 侯昭康 摄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为加快边疆发展,1954年,中央政府一声令下,在疆部队多数集体就地转业,脱离国防部队序列,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此后,全国各地大批优秀青壮年、复转军人、知识分子、科技人员不断加入兵团行列,投身新疆建设。
1956年,15岁的马太生参加河南青壮年军垦队,与5万多名河南同乡远赴新疆,成为新军垦人。
日前,马太生在家中。新华社记者 侯昭康 摄
到新疆不久,马太生与战友们就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当时领导动员我们,说要在莫索湾开发几百万亩的良田。国家缺粮,新疆兵团把莫索湾大渠修好了,几百万亩土地就能生产粮食了。”
当时,莫索湾还是新疆石河子地区北部的一片莽莽荒野。要开荒,首先要水,而水源远在30公里外,必须抓紧修建一条总干渠。
1957年12月,马太生跟着工程队近万人一同乘大卡车驶向莫索湾,沿路满是红柳、梭梭等沙生植物,车行艰难。兵团调集近百辆拖拉机,为车队开路,硬生生靠履带轧出一条路。
抵达目的地,眼前的景象震撼了马太生,过膝的白雪覆盖荒野,满目毫无生机,最低气温低至零下47摄氏度。“搭帐篷时,我拿着螺丝帽往帐篷上头安装,结果螺丝帽粘到手上,拿不下来,一用力把手上的皮都给粘掉了……”
夜里,全班睡在一个帐篷里,全靠一个炉子取暖,每人值班两小时轮流添火。
极寒气温带来的困难无法想象。马太生和战友们用十字镐拼命凿地挖土,“一镐头下去,地上就是一个小小的白印,根本挖不动。”
上级命令,1958年6月莫索湾主干渠必须修通。挖不动,怎么办?
年轻时代的马太生。受访者提供
马太生发现,白天生火烤馍馍的地方,第二天会更好挖一些,于是心生一计,“等人家下班都睡了,我悄悄把红柳、梭梭都拉到总干渠口我们班负责的区域,把火点着后我再回连队。”第二天,马太生向全线1万多人发起挑战,摆擂台。
一场热火朝天的生产比赛开始了。“因为提前烧了火,我们班一个人平均挖了14立方米的土!而其他人的平均挖土量只有0.7立方米,你想想,这是多少倍的功效!”马太生的“发明”很快传遍整个生产工地。
天气暖和后,为抢工期,大家自发将铺盖拿到工地,困了就地睡,起来马上干,“每天就正经睡两三个小时。”
1958年6月,全长30余公里、最宽处30余米、最深10多米的莫索湾总干渠全线贯通。马太生至今清晰记得,大渠挖成那天,工地欢声雷动的热烈场面。“有了水,我们当年开荒,当年生产,当年种粮食,当年自足,当年就有利润上交国家。”
马太生在家翻看老照片。新华社记者 侯昭康 摄
本着“不与民争利”的原则,当年全疆军垦人开垦的土地大都在风头水尾,降水极少,多是盐碱重地,兴修水利成为第一要务。
在新疆“东大门”哈密,“兵团二代”陈广明常常感念父亲当年的付出。作为第十三师新星市的水利工作者,陈广明深知水的重要性。
1953年,陈广明的父亲陈锡亮奉命在哈密荒滩上开垦,与1000多名军垦战士一齐奔赴天山南侧的峡谷找水。
水源找到了,但天寒地冻无法施工。他们搭上帆布工棚,靠着火炉的温度,在冰天雪地里劈山凿渠。由于水渠经过地多为戈壁沙碛,为了防止渗漏,战士们以手拉肩扛的方式,将人工碎好的石料一寸一寸铺满37.4公里长的红星二渠。
天山的雪水,就这样汇入亘古荒原。
广袤新疆大地的一个个英雄壮举,让沙漠变绿洲,让荒原变家园。今日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昔日寸草不生的土地上,发展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2100余万亩农田、全国六分之一的棉花产区、全国最大的节水农业灌溉区、95.2%的种植业综合机械化水平……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60多年来,在开发建设边疆、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巩固西北边防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孕育形成了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
“兵团人就是爱国家,爱新疆,爱各族人民,就是无私奉献,干的活再苦再累,从来没有想到个人利益,就是玩了命干。这就是我们当时的追求。”马太生说,因为有这种精神气质,自己的一生很骄傲。
马太生在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王震将军像前。新华社记者 侯昭康 摄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