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葡萄界贵族”之称的阳光玫瑰葡萄,这两天因为价格腰斩而冲上热搜。据报道,阳光玫瑰葡萄是我国2010年从国外引进的葡萄品种,因其口味脆、香、甜且具有玫瑰香味走红市场,更因其“高昂价格”而走红网络。为什么今年价格从每斤300元跌到几十元、甚至10元以下?有网友戏称:葡萄界也“内卷”了。
如果说此前聊过的车厘子降价是因为外国原产地产量大增,那么阳光玫瑰的价格大跳水则是本地货源的大量上市。揆诸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的朴素经济学原理,2016年我国阳光玫瑰栽培面积只有几万亩,去年已扩种到80万亩;产地也从原来集中在云南、浙江,到如今全国多点开花。栽培面积爆发式增长、栽培地点迅速扩散,产量增大且在特定月份集中上市,从产地到市场的运输成本变低,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阳光玫瑰价格应声而降。
(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原本物以稀为贵的水果,如今“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本是一件好事,但为何引发了网友的讨论?纵观热评,争议主要集中在种植户和消费者两个角度。
对于种植户而言,当初“入场”主要是看中了新品种利润高、有赚头。如今价格“跌下神坛”,市场竞争又十分激烈,种植前景不似之前那般“阳光”。的确,网红产品出圈,价格居高不下,较大的利润空间,往往引得市场趋之若鹜。而盲目跟风扩大生产,会迅速打破供求平衡,产量大幅提升,价格迅速下降,而价格又反过来影响生产。可以说,盲目追新追红,必然会受到周期波动的震荡。
对于消费者来说,有人觉得“吃过阳光玫瑰,再也看不上其他葡萄”,也有的表示“十块钱三斤的巨峰才是永远的神”。固然参差多态是市场选择的常态,但不少价格便宜的阳光玫瑰存在大小不均匀、甜度不够、果皮太厚等问题。产业链下游“便宜没好货”的吐槽,实则映照上游生产端的不足:栽培面积急速扩大时,有些地方种植条件、管理技术没跟上;为了抢占上市先机,有的甚至盲目催熟、抢早采收。
时下,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水果生产国和消费国,2020年中国水果产量已超过2.8亿吨,中国人的“果篮子”愈发丰富。但水果滞销的新闻仍不时见诸网络,“丰收年果子贱”的现象不时出现。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在于种植者与消费者之间隔着若干层渠道,生产端与消费端信息不对称。为此,一些地方也做出了新的尝试:监测产业动态,及时发布产业预警信息;拓展互联网渠道,进一步打开市场;延伸产业链,发展水果深加工产业……相关举措为小、散、乱的生产者更好匹配渠道、对接市场提供了帮助。
(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在庞大的消费市场中,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始终存在。对于消费者而言,价格坚挺的精品葡萄,价格大跌的普通葡萄,从几元到上百元,自有食客按需挑选。但对于生产者来说,到底要走平民化、薄利多销的路,还是走稀缺性、高回报的路,是值得掂量的问题。无论怎么选择,都不能忘记品质这条硬杠杠。“人无我有”的阶段过了,就必须以“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作为破解。毕竟,风口会变、网红时现,品质才是真正的立身之本。
什么是品质?以阳光玫瑰葡萄为例,体现于巨大的品种优势,更体现于栽培管理、病害防治、市场监管等各个环节的精益求精,体现于颜色、光泽、香味、串型、颗粒均匀度的严格标准。对于时下的种植者而言,要赢得市场,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的“三品一标”仍然不会过时。另一方面,正如有人所说:水果种植是几年、几十年乃至一辈子的事。由于水果种植周期较长,不能寄希望于“啥是网红种啥”的生产方式。少些投机心态,多些长期坚守,走差异化种植之路,土地定将给出最好的回馈。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