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加强战略和应急物资储备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储备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物质基础,要从体制机制层面加强战略和应急物资储备安全管理,强化战略保障、宏观调控和应对急需功能,增强防范抵御重大风险能力。
会议强调,要统筹解决好“储什么”、“谁来储”、“怎么储”的问题,系统规划、科学优化储备的品类、规模、结构,加快补齐补足关键品类物资短板。要加快健全统一的战略和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共建、多元互补,健全中央和地方、实物和产能、政府和企业储备相结合的储备机制,优化重要物资产能保障和区域布局,分类分级落实储备责任,完善储备模式,创新储备管理机制。
后疫情时代农业生产及经济贸易活动已经发生深刻变化,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农业生产和需求造成全面冲击、极端天气引发的自然灾害使得受灾区域农业生产全面停滞、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导致化肥等农业投入品今年出现局部供应偏紧情况等,都凸显出建设和完善农业投入品的国家储备体系非常重要。
那么,从企业角度,如何参与国家建立更高效的常态化农业应急保障机制,如何充分发挥国有大型涉农企业在农业应急保障中的积极作用,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各类紧急状况下确保粮食安全和“三农”压舱石作用?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先正达集团中国副总裁冯明伟。
冯明伟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家储备基础和实力不断增强,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突发的疫情、自然灾害及行业变动等仍会对种子、化肥、农药、农膜、农机及柴油等农业投入品的投放及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些影响将直接或间接威胁到我国农业生产及粮食安全。
为此,冯明伟建议,应加速建设完善“国家级农业投入品应急保障战略体系”(以下简称“国农保障”)。充分借鉴原油、棉粮等国家储备机制和农业应急保障体系国际经验,由国家相关部委牵头,国有中央大型农业企业经履行法定程序成为承接单位后,加速建设并完善常态化、集约化、系统化、数字化的“国农保障”体系,在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经济危机等突发风险挑战下,保障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提升农业产业链整体抗突发风险的主动性和系统能力。具体内容包括:
首先,建立常态化的农业投入品应急保障战略体系。
从长期战略角度认真做好体系的顶层设计和制度设计,同时结合此次抗击新冠疫情的绝对主力为公立医院的医疗力量来看,应选择信誉良好、经营稳定、资金充足、具备行业基础和实力等条件的国有大型农业企业,通过履行法定程序后作为承接单位,确保政策执行的稳定可持续。
第二,集约化运营农业投入品应急保障战略体系。
从运营效率、保障质量、协同配合角度考虑,应集约化运营农业投入品应急保障战略体系,应尽可能考虑多品种同时同地储备、选择业务设施覆盖全国、便于统一协同安排的承接企业,从而避免“分散、无配合”和“各行其是,各自为战”的局面。同时节约社会资源,提升保障效能。
第三,系统化设计农业投入品应急保障战略体系。
一是储备布局:选择重点农业生产省,设立包括种子、化肥、农药、特定农机具、农膜和柴油等在内的农业投入品储备库。二是运行机制:市场化运作与应急紧急调配相结合。正常状态下,承接单位按照市场规则进行商业化运作,保证库存的动态进出,保障货物质量,保证当地优质农资供应,平抑市场价格;应急状态下,承接单位严格按照指令进行相关物资的分拨调度,执行国家指导价格,运营成本由国家承担,纳入国家财政预算(仓储费用、人工成本、货物损耗等)。三是仓容建设:在仓容建立和选择上,充分利用现有的全国性仓储物流设施。一方面可以与国家粮食储备体系进行联合评估,在可能情况下联合建设使用,农民的车辆运粮食来、运农资去,最大化降低仓储运输成本;另一方面依托大型国有农业企业的全国性仓储物流设施和位于农业主产区的农业服务站进行建设,以减少投入。
第四,提升农业投入品应急保障战略体系的数字化水平。
建立覆盖农业投入品全产业链(包括生产、流通以及物流企业)的线上数据信息、交易和物流平台作为“国农保障”的支撑平台,实时监测种子、化肥、农药等社会库存规模、品种类型、进出库、出厂价格等信息,日常为行业企业及政府提供信息服务,应急状况下,结合大数据分析为调拨农业投入品提供决策依据、提高决策效率,从而为国农保障提供强有力的数字化支撑,及高效和可信的数据保障。
冯明伟表示,先正达集团中国是国有骨干涉农大型央企,是先正达集团旗下四大业务单元之一,隶属于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100%控股)。其2019年7月1日上线的“肥易通”平台具备资讯、物流、交易等功能,被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选定作为核心数据提供方及价格指数编制的合作伙伴。先正达集团中国将积极发挥国有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配合相关部委评估加速建设完善国家级农业投入品应急保障战略体系的可行性和实施路径,为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做出应有贡献。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