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2021年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10月23日12时51分将迎来“霜降”节气。此时节,金风瑟瑟,衰草疏疏,长空雁鸣,云淡天高。
“霜降”是一年中有霜期的开始,也是秋季向冬季的过渡。每年公历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为“霜降”节气的开始。“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此时节,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变化加剧,昼夜温差增大,夜间往往会降至零摄氏度以下,空气中水汽凝华于地表和植被,形成细微的白色冰针或六角形霜花。
霜降时节,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天气渐寒始于霜降。由于“霜”是天冷、昼夜温差变化大的表现,故以“霜降”命名这个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节气。 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蛰虫咸俯。意思是说,此时节豺狼捕猎频繁,草木凋零加快,百虫开始冬眠。然而“霜降”毕竟为人们带来了最后一抹秋色,枫叶经秋霜洗礼变为橘红,在阳光照射下,层林尽染,如霞似锦;塘中衰荷虽经霜打,片叶枯萎下垂,但茎秆挺立依然,成为深秋中的另外一种美景。正所谓“天上繁霜降,人间秋色深”。霜降节气主要有赏菊、吃柿子、登高远眺、进补等风俗。
霜降吃柿子的来历
霜降吃柿子,其实与朱元璋有关。据说他小的时候家中十分贫困,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有一年霜降节,已经两天没饭吃的朱元璋饿得两眼发黑,突然在一个小村庄里看到一棵柿子树,上面结满了红彤彤的柿子。朱元璋饱饱地吃了一顿柿子大餐,才得以活命。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有一年霜降领兵再次路过那个小村庄,发现那棵柿子树还在,他将其封为“凌霜侯”表示感谢。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开来后,就逐渐形成了霜降吃柿子的习俗。
霜降为什么要吃柿子
1、俗语说法
俗话说“霜降吃柿子,不会流鼻涕”,柿子的最佳成熟时期在霜降前后,有谚语为证:“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霜降不摘柿,硬柿变软柿”。霜降时节的柿子个大、皮薄、汁甜,可谓达到了全盛状态,营养价值高,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C、葡萄糖、果糖及碘、钙、磷、铁等矿物元素。假如一个人一天吃一个柿子,所摄取的维生素C基本上就能满足一天需要量的一半。
2、顺应秋季气候
柿子和梨一样,入肺经,有润肺生津,清热止血,解酒化痰的功效。按照养生专家的说法,秋天万物凋零,正是肺部容易受到侵犯的时节,同时,秋燥也让人上火、冒痘痘、发脾气,这时候,清燥火、润胃肠成为了食疗养生的当务之急,因此,梨与柿子自然成为了首选。
3、柿子功效
柿子能有效补充人体养分及细胞内液,起到清热润肺、生津止渴的作用;柿子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碘,能治疗缺碘引起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柿子中的有机酸等有助于胃肠消化,增进食欲;柿子能促进血液中乙醇的氧化,帮助肌体排泄酒精,减少酒精对肌体的伤害;柿子还有助于降低血压,软化血管,增加冠状动脉流量,并且能活血消炎,改善心血管功能。
吃柿子可以清热润肺,还可补筋骨,同时还有祛痰镇咳的功效,是非常适合秋天吃的水果。另外,民间还有说法认为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还有些地方的民俗认为,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