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水窖”解读新时期基层用水需求 创新公益形式 赋能乡村振兴
推广资讯 2023-02-06 人民三农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党的二十大在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时,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战略部署,向全党全社会表明党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鲜明态度,发出强农重农的强烈信号。强调了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不全面。实现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

2023年是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母亲水窖”公益项目(以下简称“母亲水窖”)创立的第23个年头,作为深受社会关注的老牌公益项目,“母亲水窖”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成以“水”的核心,集公益帮扶、基层治理、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元化公益项目。2020年3月22日,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发布的《“母亲水窖”品牌影响力和社会价值评估报告》显示,“母亲水窖”的社会回报率是5.6,经计算,项目自实施以来实现社会价值约为42亿元人民币(剔除通货膨胀因素)。2021年3月,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发布了《“母亲水窖”未来五年规划(2021-2025)》,明确了新时期“母亲水窖”的崭新任务,坚持始终以“水”为核心,不断探索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空间,从基础安全饮水、环境用水到绿色农业、乡村振兴,关注维度层层递进深化,积极配合国家战略,服务广大乡村妇女群众及家庭。

截至2022年底,“母亲水窖”在以西部为主的30个省(区、市)修建集雨水窖13.99万口、集中供水工程1987处、校园安全饮水工程1045处、农业节水工程2处、污水处理工程4处,在20个村实施“绿色乡村”项目,建设卫生厕所、改造给排水设施、开展垃圾分类和环境整治,帮助370万人获得安全饮水、改善人居环境,发展绿色农业。

联合创新 为乡村建设与发展引入科技能力

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关键靠改革。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钱前表示,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是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要聚焦“国之大者”,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加强科技创新。同时,要进一步深化科企合作,聚科技创新人才之力,筑农业现代化强国之基。

“母亲水窖”新的五年规划中,农业用水被纳入项目实施范围。2022年,在百事公司的支持下,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发起“百事乡村振兴农业节水项目”(以下简称“农业节水项目”),计划在3年内支持100万美元(约630万人民币),用于开展节水农业工程及培训活动,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受风沙长久侵蚀的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收成镇珍宝村率先享受到“农业节水项目”带来的福祉。珍宝村是河西走廊村庄的代表,节水——特别是农业节水,是这里多年难以破解的困难之一。2022年3月,“农业节水项目”支持甘肃省70万元建设两处农业节水工程。其中珍宝村建设完成支渠套衬工程1处,包括渠底套衬1950米,维修加固渠道3900米(双向),更换破损节制闸闸板10套;与珍宝村几乎同期完工的还有金昌市永昌县红山窑镇山头庄村的“农业节水项目”,改建支渠1条(约0.355千米)、配套渠系建筑物10座、单项分水闸3座带跌水、双向分水闸1座、跌水1座、车桥3座、末端分水口1座、沟水入渠1座。

珍宝村东支渠套衬完成后,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年节水量达到286.4万吨。改善灌溉面积2200亩,预计每亩增产500千克,每亩增收1100元,共计增收242万元。这不仅大大节省了珍宝村春灌用水量,进一步助推整个节水项目的发展,明显提升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大幅提高了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民勤蜜瓜”的产量,帮助群众增加了收入。水土流失更为严重的山头庄村项目完成后,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705,改善灌溉面积700亩,年节水量为3143吨,每年可增加经济效益约5.10万元。

多年来,依托先进的水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的合作伙伴赛莱默公司坚持以公益方式为社区解决水问题,为支持美丽乡村建设、解决人居环境问题贡献智慧与力量。2020年10月,赛莱默在浙江省长兴县虹星桥镇港口村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竣工,90户村民由此开启了新生活。港口村“水印计划”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由5组生物滤塔和两级循环池构成,核心工艺为生物滤塔系统。五颜六色的生物滤塔,不但美观漂亮,而且技术先进。它采用先进的纳米陶瓷膜技术,流程简单,无需曝气设备,污泥产量低,抗冲击能力强,同时占地小,易维护,还能有效保证出水的水质。现在的港口村,村边绿水环绕,村里家里一片清明,“开窗望明月,闲坐听水声”已成为港口村村民惬意生活的真实写照。而港口村农村污水处理项目,并不只是着眼当下可见的清洁方便,还蕴含着更长远的未来。港口村污水处理泵站将纳入管理系统,进行远程监控,真正实现农村污水处理的智慧化,助力水系、土壤等生态修复。

以点带面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大力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

农村是亿万中国农民的家园。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更需要着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的现代化。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全面缩小城乡差距。2022年底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要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母亲水窖”升级的“母亲水窖-绿色乡村”项目,旨在配合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地区开展饮水提质增效工程,并将环境卫生治理、水源保护和环境教育结合起来,帮助项目地区居民改善人居环境和提升水源保护意识,为生态宜居家园的建设贡献力量,成为配合生态振兴的积极举措。自2018年以来,“母亲水窖-绿色乡村”在提升农民生态保护意识,增加人居幸福指数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包括改造传统旱厕从而整体改善村庄环境卫生条件,修建大型化粪池,配套排污渠主管网,从源头预防疾病的产生;集中清理填埋村庄生活垃圾,种植花卉绿化环境,安置新型分类垃圾箱;对村民进行环境保护及健康公众教育。

2020年到2021年,“母亲水窖-绿色乡村”项目支持陕西省200万元,为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商镇桃园社区、汉中市汉台区铺镇双庙村、汉中市汉台区老君镇庆丰村,以及安康市白河县中厂镇迎新社区建设系列“绿色”工程,改善当地面貌。农户厕所的改造让村庄环境更卫生,村民的精神面貌和生活习惯也随之发生了悄然的变化;随着卫生健康教育和卫生常识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村民养成了爱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村民的身体素质无形中也得到了提升。2022年,“母亲水窖-绿色乡村”项目在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市段家河镇向庄村新建截水坝、蓄水池、排水渠等节水工程,解决了向家庄村3组63户252人的安用饮水问题以及农业用水问题,为当地乡村振兴先谋划策、出力建功。

新时期的“母亲水窖”,不仅为乡村建设提供了切实的科技解决方案和公益实践路径,更打开了广大乡村妇女群众的眼界,让她们对节水农业、生态环境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母亲水窖”以公益的形式,广泛地把农村妇女组织动员起来,激发广大妇女群众的活力和潜能,助力各级妇联组织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建设农业强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

编辑: 余佳茵
审核: 谷文杰
评论
请先 登录 后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
人民三农网

+1

-1